Owner? or Observer?

2021.08.03

Owner? or Observer?

我们常说 要有 owner 精神, 有些公司也叫做 主人翁意识, 简单来讲, 通常指 对一个产品, 或者一个项目有那种拥有的感觉(有的公司会发散出更多内容, 但大体是这个意思). 而不是像一个旁观者来看这个产品或者项目, 觉得任何事情都无所谓, 反正跟我都没关系 :) .

但 owner 精神 也容易陷入一种状态, 认为对于 产品 或者 项目的批评或者意见是对自己的否定, 会转化成一种情绪(如果没有当然更好 :D ). 这样反而会阻碍产品或者项目的优化. 这种例子在 年轻的工程师身上(比如笔者 :))会比较容易见到, 比方说 自己写的 某某框架, 某某 SDK, 这也难免, 毕竟工程师每天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断被修改, 被提意见 XD

这种情绪(羞愧/恼怒) 容易诱导产生一些辩护动作, 并上升到自我辩护的层面. 而由于问题本身就是存在的, 这里的辩护大多数都是无理并且无力的, 只会让状态更加恶化.

但事实上接受批评的需求又是存在的, 让自己 owner 的东西变得更好的需求也是存在的. 如果无法接受反馈, 那么 owner‘s thing 就不会变好, 至少不会那么快 或者 意识到问题.

所以这里觉得 在 接受反馈时, 是否应该转换到 旁观者, 也就是 observer 的角度来看这件事, 如果无直接的利益相关, 那么就不会有情绪波动, 也能够更加客观的评估和决策, 寻求共情.

比方说工程师做了一个陶瓷碗, 有人提需求, 说这个碗太脆, 太弱了, 这个时候如果在 owner 视角, 一方面涨红了脸, 但是又做不出更硬的陶瓷碗, 或者就直接拉黑了 :). 但是如果换到 observer 的视角, 会发现陶瓷碗确实存在这方面的弱势, 或许需求方是需要一个 铁碗, 或者塑料碗. 再进一步和需求方校对 和 改进.

上面的例子虽然看起来很简单, 但是由于实时状况并不像这么简单, 很容易触发别的情绪, 这也就是前几篇文章里提到的避免带情绪 和 不要带立场, 并且也不需要认可

shopify 的 CEO 曾说过一个 Crockers 原则. 无条件接受任何批评.

Just give me the raw feedback without all the shit sandwich around it. 
给我最原始的反馈,不要粉饰它。

Feedback is a gift. It clearly is. It’s not meant to hurt. It’s meant to move things forward, to demystify something for you. I want frank feedback from everyone. 
反馈是一个礼物,它显然是的。它不是为了伤害你。它是为了推进事情,揭露一些对你来讲神秘的事情。我需要得到所有人的反馈。

其实也是在讲 observer 的视角, 只是描述方式不同.

END

人在做, 天在看笑话系列 :)

Last modified 2021.08.03